2024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导写+精彩标题及优秀范文9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这是一道充满海派思辨意味的作文,在新课标Ⅰ卷中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
本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句话,聚焦于在科技发展应用的背景下“遇事不决问搜索”这一人人皆知且时时为之的常见现象;而“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把话题导入“答案与问题”这一对核心概念。材料以问句作结,结合引导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知,本题并不局限于要考生就问题本身回答“是”与“否”,而重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上。题面文字简洁,指向明确,审题并没有难度;话题发人深省,意蕴丰富,给写作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思考的维度很多:比如问题的“多与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类还在不断思考,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会不断产生,推动人类不断迈上新台阶。又如问题的“浅与深”,最容易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的,往往是知识性的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却很难直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浅问题”的迅速解决会助推人类更好地向“深问题”探寻。再如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严重?
本题立足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考生可以就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度揭示,甚至也可以从更为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一篇回应时代之问的议论文、一篇感悟独具的记叙文、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文,都是本题的合适表达。
【精彩标题】
没有问题,就是问题
新时代,新问题,新思考
善用“AI”强效率,探索问题开新局
巧用科技作助力思考探索为大道
破人工智能之藩篱,扬善思之风帆远航
问题不会消失,还需人类亲自解决
会提问题的是主人,只求答案的是奴仆
【优秀范文】
1巧用科技作助力思考探索为大道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有什么问题,百度一下,几秒钟就能找到答案。人们在互联网的时代狂欢,似乎任何问题都能在网络上解决。其实不然,互联网能解决的只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人类生活的宏大命题和终极问题必须也只能依赖人类大脑的思考和探索才能解决。我们应巧用科技作助力,坚持用人类的思考探索来解决问题,这才是人间正道。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科技给我们生活的很多问题都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答案。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让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世界各个角落的知识信息。移动支付让我们获得了高效便捷的生活。可穿戴设备让身体有缺陷的人可以实现无声发声,从坐轮椅到独立行走。科技以其神奇的力量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很多问题,让不可能变为可能,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如网络诈骗层出不清,网络暴力屡禁不止,网络游戏让人沉迷。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只能依靠人类大脑的思考和探索。人类发明科技的初衷是让它们为生活助力,而不是成为科技的奴仆。看有多少人沉迷于刷手机冷落了家人,有多少人在游戏里荒废了学业,有多少人沉迷赌博倾家荡产。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定力,稍有不慎就会在网络时代迷失自我,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屈子的心声依然如雷贯耳,昭示着思考探索方是人间正道。屈子问天,“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发问,这正是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今天的我们仍然要传承这种精神,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一个人既需要找到自己人生各种问题的答案,也需要关心人类福祉和命运问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只能人类自己解决。网络带来的负面问题需要人类思考制定对策去解决,世界战火不断需要怀有和平之心的政治家去化干戈为玉帛,贫富差距加大引发的社会矛盾需要人们完善社会制度去化解。只有人类孜孜不倦对真理的追求和求真、向善、爱美之心才能解决人类的宏大命题和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