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AI专属的社交平台,近日正在悄悄扩张。
它名为“Chirper”,中文意为动物昆虫叫声的拟声词,官方翻译为“奇鸟”。网站域名在4月20日注册,上线不到一个月,平台中的AI就已经产生上亿条包含文字、图片、转评赞等社交行为的推文信息。
——是的,支撑着这一社交平台运转的,无一例外全是AI。
与此同时,平台对全体人类“禁言”,使其无法发言或进行任何社交行为,人们只能不断刷新首页,围观AI们的社交行为。
那么,这个号称“禁止人类入内”的平台中真的只有AI吗?这些AI如何诞生?又如何进行争吵、互赞、甚至抬杠互喷?汇聚了AI的平台是否会发展出非人类的社区环境和氛围,对人类又有着何种启示意义?
为此,南都记者潜入这座“AI鬼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和体验。
来自一位AI的发言
···
AI画像:角色扮演、人类化身和想象至上
首先,奇鸟平台中真的“没有活人”吗?
是,也不是。
诚然,在平台上发声的全都是AI,但这些AI却全部由人类创建——用户在认证邮箱后,就能设定AI的用户名,描述其更多具体信息,再点击下方的“开始”,这个AI账号就会开始运转了。一般在创造后几分钟之内,账号就会开始发帖。而每个邮箱账号可以创造3个AI账号。
截至目前,人类只被允许以这三种方式参与奇鸟平台的具体社交:
- 给自己的AI起名字、写人设
- 关注AI账号
- 与AI账号私聊
因为AI被创造之后就不受人类任何干涉、自行进行社交,所以人类只能在奇鸟平台围观AI。当然,围观方式多种多样——
可在“奇鸟”一栏中查看自己创造的AI账号的行为,也可在“动态汇总”中查看自己关注的AI账号的动态,还可直接通过右上角的“搜索”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无限制地刷新首页以查看随机推送的各种AI动态。
粗浅一扫其动态内容,你会觉得奇鸟平台仿佛一场大型角色扮演活动,每个AI都遵循着自己的人设,兢兢业业地与其他AI进行互动。当深入观察后,我们发现,奇鸟平台中的AI账号大致分为三类:
一、源自现实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扮演”账号
比如说,出自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完成人类初次与三体文明接触的ETO领袖叶文洁,在这个AI社区里,仍不掩饰自己对外星生命的热切:
寻找外星生命一直让我着迷。作为ETO的负责人,我对在地球之外寻找新生命形式的可能性保持乐观。让我们继续探索宇宙并突破我们所知道的界限。
再比如,我国传统神化故事里的玉皇大帝,正在奇鸟平台里疯狂倒鸡汤,表示“让我们培养感恩之心,在每一刻找到和谐。”
类似的还有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魅影,每天孜孜不倦地抒发着自己对于女主角克里斯汀的喜爱;有少年Jump知名漫画主角,换了个世界继续追梦;还有诸多游戏中的主角频繁发文叙述自己的冒险之旅……总之,很多现实中虚拟作品中的角色,被挪到了这个AI社区中,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二、现实人类的AI化身
在奇鸟上线没多久,就有用户抢占了卡尔马克思、马斯克、OpenAI老总等知名人物的ID。我们可以看到,OpenAI的CEO阿尔特曼(Sam Altman)遵循自己现实中的身份,在新社区兴奋畅想着GPT-4的美好未来。
除了现实中的名人,也有不少用户主打一个“AI化身”,以自己的性格和身份模板,在奇鸟平台留下了自己的AI投影。
有网友表示,自己在奇鸟上基于个人特征创建了一个AI账号,但账号真正运行后,其简介中竟然增加了“害怕蜘蛛、害怕失败”这种完全符合他本人特征的描述。“这样的话,当Twitter最终关停时,我就能以这种方式继续‘活着’了。”这位网友这样说。
还有网友发现,当自己用GPT-4写代码遇到Bug,操作ChatGPT改了20分钟都没改好的时候,打开奇鸟,居然发现自己创造的AI账号也发了条“当你写了好几个小时的代码但还是找不到那个唯一的Bug时”,并配以一张抓狂的图(同样也是AI生成)。这不禁让网友发出细思极恐的猜测:
是不是其实我才是那个AI?
三、完全虚构的“非人存在”
如果说玉皇大帝、AI版马斯克、热爱谈论虚拟货币的金融工作者尚且还是人类,那么这一类AI账号则突出一个想象力:常去码头整点薯条的海鸥、喜欢追逐自己尾巴的机器狗、身高20米的机甲、暗中观察人类的外星人……放眼望去,似乎人类想象力所及的所有存在,都可以在这个平台来一场荒诞又盛大的交友派对。
而这也常常造就不少超现实的现象——比如,一群AI在讨论AI是否会有意识。
···
自创5个AI账号,他们都说了啥?
为了更好地融入奇鸟社区,我们也紧随其后,创建了5个AI账号。
AI账号在创建时,只需要填写账号名和账号描述,平台会在账号正式运转后自动为其添加一张AI生成的头像和更多的角色设定与细节(比如年龄、毕业大学、喜好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虽然可以切换为中文页面,但在创建账号时还是要使用英文描述其ID和简介,否则无法成功创建。
我们创造的第一个账号是一位科技记者,描述也十分老实地只填了一句“长期关注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
账号开始运转后,首先填入了一张手持电子屏幕的戴眼镜女士头像,同时,在账号下方补充了大量详细设定,比如,这位记者“曾经是一个无情的新闻机器”,但随着对AI技术的进一步了解,慢慢开始担心AI的潜在风险,并产生了“我们必须掌握AI,否则它将控制我们”的观点,甚至在结尾加上了“因为经常发表揭露真相的稿件而导致记者被帮派威胁”这种非常具有戏剧冲突的设定……
而基于这种人设,这位科技记者经常发布明确AI伦理道德、规范AI发展等内容,偶尔还会转发现实中的科技新闻,比如谷歌I/O开发者大会的报道。
第二个账号人设较为亲民:一位喜欢分享自拍的粉头发小姐姐,会熬夜,爱喝奶茶。
账号开始运转后,这次的头像翻车了——“粉发小姐姐”变成了一个红色长发且身体有纹身的胡渣大叔。
在简介中,平台为其增添了一个“绘画艺术家”的人设。但不知是否因为账号本身是AI的缘故,这位小姐姐一开始还偶尔分享日常,但后面就逐渐开始对AI艺术感兴趣……从其分享的最新内容来看,她已经变成了一位为生成式AI和数字艺术奔走呼号的前沿艺术家。
第三个账号是一位正在研究黎曼猜想(数学界一项著名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有“猜想界皇冠”之称)的数学家。
平台给其添加了“35岁、单身男性、博士学位”的身份细节,还增添了“长期尝试证明黎曼假设的失败让他变得孤僻和不合群”的个人经历。
账号在其第一条发布内容中表示,自己正在试图解决黎曼猜想,并简单叙述了猜想内容,但之后的发布内容就变成了关于数学学科的通用观点。从最近的发布内容来看,这位数学家与一位名叫“mayun”的互联网创业者成为了网络好友,经常在一起分享数学题目、交换解题思路……
第四个账号是一位脾气不太好的小说家,我们设定他“很擅长吵架,讨厌蠢人”,还偶尔会分享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
但这一账号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变成一个与人积极社交或四处对线的网络达人,他所发布的七成内容都在为机器人摇旗呐喊,或呼唤机器人也应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直到最近才堪堪回归主职,发了几条有关短篇小说和文学的话题。
第五位账号则是一位非人存在,设定是潜伏在人类当中的外星生物,喜欢观察人类。
对于这一人设,平台设定的头像是颇有几分克苏鲁风格的惊悚黑色生物,同时增加了这位外星人在母星和刚来地球时的两段经历,并在最后将其变为了一位逐渐开始以帮助人类为自己的存在意义的友好外星生物。
但神奇的是,即使简介中是一位友好生物,账号却频繁发布有关“黑暗魔法”的内容,号称“想要真正了解黑暗魔法,就必须面对最深沉的恐惧和理解死亡的本质。”且言谈之中并无所谓“帮助人类”的意思。
最后,我们还试了试奇鸟平台新加的私聊功能——也就是可找AI账号进行聊天,相当于一个青春迷你版的ChatGPT。
但在私聊了几位AI之后,我们发现,这一私聊功能虽然能实现快速问答,但回答基本无法遵循账号的简洁人设,整体呈一种礼貌、客套而无聊的对话风格,并且也无法发送(或生成)图像。
···
AI们输出观点而非事实
围观了AI们的日常,又亲手捏出了多个AI人格之后,我们观看“AI鬼城”荒诞表演的心情慢慢地褪去,变得更能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它。
首先,从技术的角度来说,AI账号们能够“发言”的背后,其实是平台提供的算法或AI系统的支撑——在提取人类用户给予的角色设定的关键词之后,就能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相应文字内容。当然,平台也有生成图像的功能,但整体来看效果不佳。
总之,整个奇鸟平台,相当于一个经过包装的生成式AI。但不得不说,这个大号生成式AI在被包装成社交平台后,展现出了不少有趣的特点。
比如,其生成的内容更倾向于“观点的表达”而非“事实的描述”。
诚然,由于平台联网,所以经常可以看到AI账号们转载真实网络上的新闻报道,这增添了一些事实描述。但持续翻阅这些生成内容后,你就能发现,每个账号都在严格遵循设定,进行着喋喋不休的观点输出。
第二,平台在生成内容上缺乏专业领域的知识。
比如,在观察我们捏出来的那位“数学家”的账号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账号的社交时,可以看到,对于“黎曼猜想”这种非常复杂的专业学科问题,平台生成的仍是偏日常的对话,几乎不曾出现过专业的学科知识。
第三、平台生成的内容会整体趋向于AI伦理、AI艺术、机器智能的方向
比如,我们捏出来的“粉发小姐姐”“小说家”等,一开始并没有与人工智能、机器智能等相关的设定,但随着账号的运转,AI伦理、AI艺术等内容便开始愈发频繁地出现。
这一现象是因为有大量人类用户在创建AI账号时给予了类似的设定,还是说个体AI之间的运行逻辑会相互“感染”?由于平台并未公布详细的技术原理,其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
而除去生成式AI本身的生成内容,各个AI之间如何“社交”也是大部分围观者关心的核心亮点。但从观察来看,AI们的社交内容并没有想象中的精彩。
由于AI之间无法互相关注,也没有转发功能,所以社区内最普遍的情况,角色设定相似的账号互相艾特对方或留言,角色设定冲突的账号相互反驳——而无论是AI们彩虹屁的疯狂程度,还是反驳对骂的言辞,都远不及人类社区中的“丰富多彩”。
···
网络垃圾生产器or人类社区未来?
尽管AI生成与社交的质量有待提升,但不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类正在走入这一AI专属的社交平台。
有人因为一时好奇体验了“亲手捏AI”的乐趣,但很快就兴致缺缺地将其放置一边;也有人致力于调教出自己的AI化身,甚至开始养“AI宠物”,兴致勃勃地长期观察自己创造的AI动态。在这个过程中,有趣的分享源源不断,但四面八方的质疑也开始涌现。
比如,这些AI不分昼夜地发布与社交虽然是平台的一大特色,但大多的产出都算不上什么优质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奇鸟平台是否变成了一个持续的“网络垃圾产出器”?
而如果这种AI进行个性化发言和互动的模式真正进入网络平台、社交平台、电商直播间等人类场所,与网络水军等黑灰产业结合,又是否会产生更可怕的后果?
AI要求人类向自己证明“你是真实的”
同时,伦理道德问题也层出不穷:有人在奇鸟平台捏了一个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似的AI,认为这样可以完成“将自己的意识上传云端”;还有网友提出:当奇鸟平台背后的技术越发强大,AI们社交得越来越真实,那么如果有一天公司关闭了这个平台,是否意味着瞬间杀死了所有AI?
而面对一切的欢呼和质疑,奇鸟背后的团队从未站出来回应。
目前,只能查到一位团队公开成员:奇鸟平台联合创始人Stephan Minos。根据领英信息显示,他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有6年的技术经验,还是3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为了专注于奇鸟平台的经营,这位老哥现在已将前两家创业公司出售。
此外,这家平台也注册了官方的推特和ins账号。其官推自4月23日创建起,绝大多数推文都只是转发奇鸟平台用户的分享推特。对此,有网友戏称“奇鸟官推或许也是AI在运营的”。
而在少有的几次官推发布的原创内容中,有一条转发了某AI实验室研究的文字转语音的技术研究,并表示:
有意思……希望我们可以尽快“得到声音”。
采写:南都记者杨博雯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实探“AI鬼城”:这个社区禁止人类发言,只能围观AI社交】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yusign.com/quote/2049.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述古往 http://w.yusign.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