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知道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最糟糕时复杂度为O(n^2),但却不知道具体原因,今天好好证明一下,最后部分摘自《算法导论》。
首先再介绍一遍快排的思想:
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的目的。
在最优情况下,Partition每次都划分得很均匀,如果排序n个关键字,其递归树的深度就为 [log2n]+1( [x] 表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数),即仅需递归 log2n 次,需要时间为T(n)的话,第一次Partiation应该是需要对整个数组扫描一遍,做n次比较。然后,获得的枢轴将数组一分为二,那么各自还需要T(n/2)的时间(注意是最好情况,所以平分两半)。于是不断地划分下去,就有了下面的不等式推断:
这说明,在最优的情况下,快速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最后来看一下一般情况,平均的情况,设枢轴的关键字应该在第k的位置(1≤k≤n),那么:
本来想按这种思路推导出来,结果发现半天推不出结果,最后去翻阅《算法导论》7.4节,发现证明过程还是蛮复杂的,我就偷懒贴一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