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204923
苏州日报消息,近日,《苏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简称“苏十条”)正式发布。其中提出,落实各类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政策,力争年内引留高校毕业生18万人。
今年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苏州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苏十条”意见征求稿。此次发布的“苏十条”明确,助力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企业人才服务体系,落实人才落户管理新规,加快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其中还提到,利用好国际精英创业周等平台,助力企业招引高端人才。实施百万“姑苏工匠”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以上,在人才评定标准上赋予企业更大自主权。用心用情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关键小事”,强化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保障,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助力企业“拴心留人”。
解读: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去年GDP达到2.47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不过,与经济体量相近的城市相比,苏州人口吸引力一直不算突出。
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苏州常住人口增长228.84万人,年均增长率2.0%,明显低于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相比,苏州去年常住人口增长4.74万人,不及合肥21.9万人、杭州14.6万人、宁波7.9万人及南京5.59万人的增长表现。
更重要的是,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要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各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而这正是苏州一大“痛点”。从七普数据来看,2020年苏州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规模约287万人,在GDP十强城市中排名垫底;占常住人口比重22.5%,在十强城市中仅高于重庆。
今年年初,苏州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在外界看来,这是苏州“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这需要苏州在守住既有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快谋划创新产业赛道,优化经济增长结构,从而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人是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无论是城市“抢人”大战越来越卷的现实,还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都需要苏州进一步提升引人、留人的能力。
这一方面靠培育,一方面靠招引。
近年来,高校基础薄弱的苏州,“疯狂建大学”补短板,推动C9高校在苏州完成布局,还跟牛津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合作办学,以求在人才竞争中寻得先机。
同时,苏州积极推出诸多优惠政策,包括人才驿站免费住、先落户后就业、加大毕业生生活补贴力度、提供万元创业支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最高给予15万元薪酬补贴等,吸引人才流入。
去年“十一”前夕,苏州还首次开通“高校引才专列”,邀请600多名武汉高校学生到苏州参加企业招聘和城市体验,其中硕博比例占到80%以上。当时媒体还透露,当年9月到12月,苏州将奔赴全国22个省份168所高校,不断加大精准引才力度。
从数据来看,苏州“抢人“效果显著,去年引留高校毕业生17.5万人,高于此前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5万人以上”预期。而对比18万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今年的目标又进一步提高,也显示出苏州在引才引智方面的坚定决心。
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上观新闻消息,3月25日,“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暨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启动仪式”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举行,首批162家企业集体登陆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同一天,9家银行、3家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分别与上海股交中心签署认股权合作协议,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正式启动。
南京要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交汇点新闻消息,3月26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今年2月印发的《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明年,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20条,培育7~8家水路运输周转量超过100亿吨公里/年的龙头航运企业,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郑州将打造一号旅游公路
郑州日报消息,3月25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郑州市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郑州市将建成以“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为主题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基本形成贯通全域、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网络。
鄂州花湖机场获批对外开放
3月25日,国家口岸办官网发布消息称:3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对外开放。花湖机场是湖北省第四个获批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也是全国首个获批对外开放的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自去年4月1日开通首条国际货运航线以来,已开通62条货运航线,其中国内货运航线48条、国际货运航线14条,16条国内客运航线。
鄱阳湖再次跌破低枯水位
中新社25日消息,连日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于2月3日突破10米低枯水线后时隔50余天再次跌破该水位。3月25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下降至9.96米,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1.8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也缩小至675平方公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大239平方公里。
水文部门分析,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呈现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历时延长、退水速率加快等特征,并逐渐呈常态化、趋势化态势。
国资委: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中部地区加速转化应用落地
国资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党委3月25日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作用,聚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结合中部地区禀赋特点,优先试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融通带动中部地区企业加大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力度,共同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
会议还强调,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中部地区加速转化应用落地,更好促进中部地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资源调配整合,围绕中部地区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合作,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动央企产业优势更好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
会议还明确,进一步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中部地区绿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中部地区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增效转型,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更好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工信部:前两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
国新办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1—2月,我国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加快增长,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前两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制造业民间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1%。
工业出口增速明显回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计算,1—2月,以美元计价的我国工业外贸总额同比增长5.5%。其中,机械、家电等行业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我国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前两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连续三个月加快增长。新动能产品增长较快,例如,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
信息通信业保持稳步增长。1—2月,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数字赋能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
武汉“樱花”搜索量全国第一
三四月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近日,美团、大众点评发布“赏樱经济”数据,3月以来(截至21日),“樱花”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146%,“樱花相关搜索TOP10城市”分别是:武汉、上海、杭州、北京、苏州、无锡、成都、重庆、西安、昆明。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截至3月21日含“樱花”关键词的旅游及生活消费团购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超过600%。其中,樱花相关的餐饮订单涨幅最显著,环比提升了16倍,而景区门票、酒店民宿、娱乐休闲品类商家也抓住这股“赏樱经济”,纷纷推出相关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