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评|震撼发烧友的巨声:「Matrix Audio 矩声」全新旗舰系统M系列

   日期:2024-12-23    作者:o93v3 浏览:83    移动:http://w.yusign.com/mobile/quote/3277.html

「Matrix Audio 矩声」作为近年来迅速成长的本土品牌,凭借精准的音质表现、精湛的设计工艺,以及对Hi-Fi深刻独特的理解,不断创新,赢得了国内外音乐发烧友的青睐。本文出自创刊超过42年的《音响技术》杂志,文中特邀马田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独到的见解,从设计特色、技术细节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矩声全新旗舰系统M系列的魅力所在,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关于音乐与技术的深度对话。

「Matrix Audio 矩声」,成立于2013年,转眼间已经10年。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地改进技术,由软件到硬件部分逐步提升。对品牌来说,它们的核心是音源播放,MA Remote App重要,而机器硬件好比身躯,由灵魂支配各部分运作。在今年举行的慕尼黑音响展,新一代旗舰M系列以平地一声雷打响了名声,在海外市场掀开新篇章,之后8月香港举行的视听展,M系三子继续以华丽姿态与发烧友见面,紧接视听展过后,三款器材莅临本刊试音室,开声的翌日已叫众主笔大赞惊艳,靓声程度令人久久不能离座。

为深入了解M系列,这段时间我与厂方紧密沟通,透过对话我感觉到「矩声」的个人之处就是超级认真,若这份初心在日后都不变的话,「矩声」未来将会展现出惊人潜力。

三位成员简介

M系列的三款产品分别是MS-1,它是系列的灵魂器材,具借多项播放及解码功能,厂方制作了两个版本供发烧友选择。

MS-1不带音量控制,解码线路配置了Mundorf发烧电容,另一版本是本文介绍的MS-1前级版,解码输出部分加配了级进式音量衰减电路,能连接到后级或有源喇叭,玩法变得更灵活了。

余下两款器材是立体声模拟前级MP-1及立体声后级MA-1。前级MP-1的特色是放大轴出是纯A类线路,并且使用全平衡线路和级进式音量衰减。

作为讯源输出的最后把关者,MA-1当然也不是单纯地驱动喇叭,基本的设置是立体声输出,而透过机背的选项发掣,可切换为单声道模式或桥接模式,桥接的输出功率达到单声道900W(4Ω),完全无惧挑战大体积喇叭。

突破自我

今次测试MS-1,它给我的感受跟上一次测试 element X2 Pure 截然不同。若说设计,MS-1在原有的技术框架造出创新,首先是改动机体尺寸,使用传统音响全型尺码,在机内放入一个H形支架,实际是用了20mm厚的铝合金铸制,由此造成了分隔线路板的腔体。分布方式是左、右两侧安装了解码放大输出,如此一来避免了讯源串扰,线路板亦因为锁于铝合金框上,有利于控制工作温度。接近机背界面位置是讯号处理线路,在它前方是装有两个环牛的电源供应。

产品测评|震撼发烧友的巨声:「Matrix Audio 矩声」全新旗舰系统M系列

上文提及MS-1是有两个版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解码输出线路,但其余线路是相同。譬如供电部分的两个环牛,同样是方芯铜线绕制,配合Mundorf M- Lytic AG (约 50,000uF)电容,及超低噪声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分别为数码及模拟线路供电。数码线路涵盖多组输入,包括同轴或光纤、USB、HDMI IIS-LVDS及网络,而模拟是负责XLR、RCA及RCA唱头输入。

难以取舍

MS-1的左、右声道独立线路,以分立式元件制作,两个版本也是用了两枚AKM DAC芯片,AK4191和AK4499。而芯片的工作方式是由工程师决定,即使相同的芯片,最终效果也会差很多,「矩声」的做法是设成单声道并联,增强了分析力、动态及细部表现。

虽然解码芯片和工作方式不变,可是没有音量控制的MS-1,每声道使用两枚Mundorf MCap EVO铝箔油浸电容,音色效果肯定是吸引,不过,具音量衰减的版本,每声道用了16 组密封干簧继组电器和32枚高精度电阻,并分为正、负相控制,两声道合共是四路控制,整份输出最高达至16VRMS,能实现直驱后级,就算是搭配有源喇叭,都会较易掌握出理想效果,鱼与熊掌从来不能兼得,难为了发烧友从中作选择了!

灵活的升频选项

计算之下发现整分数码处理能连接9台器材,其中网络串流分别支援RJ45及SFP光纤模组输入,而3组USB端子亦分开给电脑使用的TypeB,及两组USB3.0TypeA,能支援USB、移动硬盘,或使用TypeA-TypeC连接手机播放音乐。

各组输入的取样率和音乐格式也稍有分别,简单来说,USBTypeB输入至为齐全,可对应 PCM、DSD及MQA格式,音乐的取样率支援最高为PCM24bit/768kHz及DoP原生DSD24.58MHz。值得一提是同轴或光纤输入,均对应DoP DSD2.8MHz。

而单组HDMI输出能导出所有输入音源,包括由模拟及唱头输出,输出取样率是跟随音乐,由于MS-1内建的ADC转换功能赋予用家多项选择,默认预设了24bit/96kHz,但可选为192kHz或384kHz,DSD格式可选 2.8MHz、5.6MHz、11.2MHz。

换句话说,唱头输入的讯源可因应喜好,在6 种取样率作选择,之后还可使用MS-1的升频功能,假设选了预设96kHz,升频方面可选2倍至16倍,甚至从PCM格式转换为DSD2.8MHz、DSD5.6MHz及DSD11.2MHz,总之一切选择听声收货!就着MS-1的输出,小弟忽然联想到,要是将MS-1播放黑胶的效果转存成为数码音乐,估计效果相当不错!

时钟协调同步

既然提到了MS-1的玩法,那是不可不说支援10M数码时钟轮入及加装NVMe SSD 硬盘。我常说数码器材外接时钟是有双重意义,首先当然是减少误差,提高时域的准确度,其次是为了多部器材能够同步,常见例子是同步CD转盘,这是对于播放效果有重大影响,更何况MS-1内部包括了两份独立DAC线路和ADC转换线路,外接时钟并非说比机内使用的时钟要好几倍,而是各部分同步便会大为降低Jitter,在可行情况底下,我是建议外接时钟。

至于加装SSD硬盘,在我来看是靓声密码,NVMe属于新一代高速记存媒体,每秒的处理速度大幅抛离上世代技术,用于音乐播放当然会配合整体设计,譬如说缓冲播放。简言之,可提高播放的稳定性及减少产生错误,进一步来说,MS-1机背的两个USB3.0端子正好能配合高速传输,导入歌曲的时间相应降低,而且NVMe SSD 2TB市价是千余元左右,若是追求靓声效果,经由硬盘播放歌曲应是最高境界了。

操作更方便

MS-1拥有力臻完美的功能和硬件,用家享受音乐的方式有否转变呢? 如果拿过往的播放器作比较,大体上是分别不多,依旧支援多个网络音乐平台,也具备room ready,最大的分别应是加入了NVMe SSD硬盘,为配合播放及储存歌曲,MS-1机身正面配置了8.8英寸触控屏幕,除了从机背的USB3.0Type A端子拷贝歌曲之外,也可透过电脑连线网络进入机内硬盘。

至于用家熟悉的MA Remote App,界面布局也是很方便,主要分为系统设置和播放设置,基于是中文繁体显示,操作上是没有困难,实际播放时,显示页面的底部往上拉可进入歌曲资讯页,播放歌曲时也会在下方显示出建议歌曲,都是根据现正播放的音乐来介绍,暂时我未发觉有像 A.I.DJ般把网络平台的歌曲一并推荐给用家,可能没这需要吧!

MS-1 Pre规格

    纯A类放大

    负责管控音源的MS-1,各项主要功能都解说了,以下是轮到MP-1前级,设计的大方向可以说是统一做法,就说机内布局,MP-1也是H 形铝合金框架,两份纯A类轮出线路各置于左、右两侧,腾出更多空间给处理线路和两个特大封装60W环牛。

    据官方的说法,每声道使用单个环牛供电,配备两个10.000uF Mundorf M- Lytic AG 电容,而重点就在于线路设计,例如纯A类输出级属于无耦合电容,并对放大部分设计成左、右、正、负相位合共4份线路,而音量控制也是级进式衰减线路,每份的元件数量和配置方式与MS-1大同小异,每声道具备16枚继电器及32枚电阻。

    高端的设计思维

    接驳MP-1是件容易的工作,基本上是离不开一个数字一「3」! 输入是平衡和非平衡各有3 组,输出也是3组,两组平衡和1组非平衡,这3组输出可以全部使用,也可关闭其中两组,每组输出音量更可选择统一或每组都独立调整,实际玩法视乎用家的财力吧!假如花钱不是问题,那么MP-1是可以连接2台后级,简单的话连接耳扩也是合适玩法。

    在我来看,MP-1是功能正规的前级,它没有花巧的设定,仅是调节左、右声道平衡,还有独立调校每组输入讯源增益,以0.5dB作每级,最高能加6dB。

    在测试的过程里,我发现这组增益调校并非马上跳升,反而是缓慢延升,下降亦然,而且每级的差异幅度不算宽阔,这种水准贴近了现今High-End器材质素。假如「矩声」过去累积了丰富经验,今天能够制造出High-End前级并不是出奇,现实显然是倒转了,一来便是挑战高难度,还要是水准达标,这才叫我费煞思量也想不通,「矩声」是如何造得到呢?

    MP-1 前级规格

      展露大气

      更叫我感意外是MA-1立体声后级,当看见机内布局,不禁觉得似曾相识,看惯的欧美设计就是这样清晰,同样是H形间隔,但阵容却丰盛得多了。

      MA-1属于A/B类放大,两组放大线路各据左、右,每声道各有14枚6,800uF发烧电容,另有10枚安森美放大晶体管,全部是并联工作,各由一个巨型密封大环牛供电,提供总电量达1,250VA。机内是有一份讯源控制电路,负责3 种轮出切换。正常以立体声输出,其功率是 250Wx2(8Ω),450W×2(4Ω),另外两种轮出是单声道,输出功率不变,但是左、右两边各连接一对喇叭线,以Bi- Amp形式驱动喇叭,若追求更高输出功率,那便要转换至桥接模式,输出增强至900W单声道。

      每次提及功率,总让人想象机内的工作温度定会较高,起初未看清楚机体构造,我以为MA-1主要由机箱大小气孔达到自然疏气,查实机内是安装了散热扇和温感监测系统,随著温度上升至某个高点,散热扇随即启动,今次测试我没听到后级渗漏噪声,或许是未够高温吧!

      MA-1后级规格

        组合配置制造变化

        今次的测试令我对「矩声」有再进一步了解,亦因应MA-1后级的驱动力和阻尼表现,我更清楚在 MS-1前级版该如何选择输出方式及升频功能。

        我尝试在MS-1前级版里以不同配置方式来使效果变得爽劲或是温暖自然,测试方式是启用MS-1前级版的音量控制,输入到前级MP-1,发觉使用后中、低频的深度表现更好,小提琴或人声也是悦耳自然,经过来回的切换输出模式,明显听出不使用音量调控的话,整体变得爽快,力水表现也会稍为突出。

        其实也不难理解原因,主要是受级进式线路影响,音源经过继电器和电阻才输出,多少对音色起了变化,其次是经过调控后,音源输出的电压也有变动,对前级而言或许会更为匹配。后来我更测试出,若把输出的音量限制低于85dB,在播放数码音乐时会更动听,音色更有模拟特色,于是就这样来完成往后的测试。

        至于升频的选择,我留意到选用DSD2.8MHz会令低频量感增加,不论是播放CD音源或数码音乐,情况是不变,而使用PCM2倍或4倍同样是有高清化感觉,正因升频DSD后改变了低频表现,我觉得效果与MA-1的阻尼表现是相辅相成,令声音的延伸有深潜效果。就说播放「 Nagra 70th Anniversary Collection CD」,专辑其中一首音乐是爵士金曲〈Take Five〉,我听到大提琴的圆滑和沉实质感,演奏时渗出的浓厚音乐味道,令我对全套旗舰系统M系列刮目相看,那刻我心里的感觉就是似听黑胶更多于CD! 

        之后播放John Williams和YoYo Ma合作的「A Gathering Of Friends」惊喜继续有来,其中〈Cello Concerto 第四小节 SONG〉,一来便展现出管弦乐园的大场面,接续传来马友友的招牌深情拉奏大提琴,琴声如像歌唱般流畅起伏,中间夹杂了两三声定音大鼓,每次出场都是震撼,听着宽阔的音场、具有三维空间的深度、高密度的乐器质感……通通告诉我配置设定是很合适整套器材搭配,旗舰系统M系列的表现我敢说是物超所值!

        高质素唱放

        MS-1前级版的升频功能唯一美中不足是播放MQA音源时不可使用,其余的播放情况都合用,包括播放黑胶唱片,说起来,这组唱放既方便又神奇,用家是无需选择唱头阻抗之类设定,直接点选MM或MC唱头就可以了,而神奇的地方是MM放大增益是 45dB,MC放大亦是恒常的65dB。

        然而,搭配IKEDA Akiko (0.35mV),讯源具有足够强度,当然也听不到噪声,它的宁静度是未放落唱针前,我还以为未切换输入讯源,直到音乐从喇叭响起,我才感觉到这是经过ADC处理,当前效果莫说要指出棱角,就连些微的不顺耳亦没有,当选择了DSD2.8MHz 为取样率,播放模拟年代的旧唱片,黑胶应有的实在质感,此刻都听到了。

        实不相瞒,小弟听过不少兼容唱放的数码播放器,效果往往强差人意,在处理后全盘音色都带有严重误差。今次选来一张网购得来,日本Victor在1971年发行的「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唱片本身质素并不算很好,更称不上是靓声碟,但人声质感却非常实在,喉头音和低沉磁性歌声,令我一听便毛管戙!一下子像回到过去,而惹人感动是自然的空间感,好像是今天的录音般高质素,如果我是MS-1用家,时间肯定不够用,因为都花在录制黑胶声音之上,这样靓声怎忍得了手不去好好保存它呢!

        总结

        我对旗舰系统M系列尚有更多心得,例如AirPlay、 Tidal Connect、数码串流……,要是逐项都写出来恐怕是太累赘。不过,我相信读者看到机内图片,加上对功能的介绍,或多或少会感觉出「矩声」是非一般国内品牌,它们在品质方面的追求,单看机体上排列成律动圆形的过百个大小开孔便可知了。

        本文地址:http://w.yusign.com/quote/3277.html    述古往 http://w.yusign.com/static/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