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于2015年4月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面对如此重要的战略新机遇,应紧扣国家战略,努力将环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增长极。
一、湖南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机遇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使湖南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在国家整体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更好更快地转型提质,整合省级层面的资源和力量,更大程度地获得国家支持,是湖南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
(一)面临深化开放合作的机遇
一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湘鄂赣三省紧密联系起来,将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市长论坛、协作联席会议机制等协商平台,根据城市自身禀赋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避免同行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打造统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崭新名片。二是与国内重点区域的合作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视察时指出,湖南具有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简称“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出台之后,湖南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极力发挥“一带一部”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协作联动,发挥承上启下、通江达海的关键作用,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三是与国际区域的开放合作机遇。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资源优势,加强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与中南亚、东南亚、东欧、南美、非洲的合作,推动长株潭实施产能装备出海行动,建设一批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二)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一是承接沿海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当前,国外向我国产业转移和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两大趋势汇合,使中部成为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热土,长江中游城市群可通过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发展“飞地经济”,以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沿海城市共建产业园区。二是城市群内部产业双向转移的机遇。在承接沿海外部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也可借机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的调整,认真研究和选择正确的途径,避免定位分散、产业趋同、结构紊乱等问题,按照城市不同定位,划分为城市群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外围协作区,鼓励长株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三)面临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机遇
一是共同构筑生态屏障的机遇。通过建立健全长江中游城市群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联建联动机制,与湖北、江西共同构筑以幕阜山和罗霄山为主体,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绿色廊道为纽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屏障。二是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机遇。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的共同研发与应用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三是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探索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监测立体网络和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打破区域间联防联控信息壁垒。统一执法标准,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以重点区域为核心的综合整治。
(四)面临共享公共服务的机遇
一是加强教育合作交流的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教育科技合作交流基础深厚,湖南可以充分发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加强湘鄂赣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合作,推动教师互聘互访,图书资源共享,与湖北、江西实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推进医疗卫生合作的机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医学科研平台,支持湘雅医院与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开展医疗合作,建设“电子病历”共享中心,探索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制度,逐步实现跨地区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定点医疗机构互认。三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机遇。通过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会展联盟,办好长江中游城市群群众文化艺术节活动,推进红色旅游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推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开展省际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
二、湖南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区位优势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东与江西交界,南与广东、广西相邻,西连贵州,西北毗邻重庆,北与湖北接壤,环长株潭城市群涵盖了长株潭衡岳常益娄共8个市州64个县市区,其中作为城市群核心的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呈“金三角”的空间结构,两两相距40公里半小时车程,一直是湖南发展的精华地区。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环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京广、京珠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大十字交汇处以南,既是中部内陆腹地通向两广等沿海地区的枢纽地带,又处在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还是湖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关键区域。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继续加大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国区域经济布局和重心向内地倾斜,环长株潭城市群独特的区位优势,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具有战略支点的重要地位。
(二)交通建设全国领先,具有交通优势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水陆空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省会长沙已成为南方核心的交通枢纽之一。一是高铁建设快速发展。沪昆与京广这两条中国东西与南北方向最长的高铁交汇于长沙,形成了高铁“黄金十字”,根据规划,2016年渝厦高铁也将通车,长沙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形成快速交通网。湖南省内高铁覆盖度也不断提高,环长株潭城市群的8个市州中除常德益阳外均开通了高铁。2014年末,湖南铁路营业里程4550.5公里,比江西、湖北分别长848.2和491.2公里,居全国第10位,湘鄂赣三省第1位;其中高速铁路里程1102公里,同比增长82.5%,居全国第1位。二是高速公路网络形成。环长株潭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已形成,2014年末,环长株潭城市群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21公里,湖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493公里,比江西、湖北分别长1009和397公里,居全国第5位,湘鄂赣三省第1位。三是通江达海能力较强。岳阳的城陵矶港通江达海,与世界各港口直接相连。湖南南下广州、深圳、港澳、湛江、北海、钦州等沿海港口也十分方便。2014年末,湖南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1496公里,比江西、湖北分别长5858和3063公里,居全国第3位,湘鄂赣三省第1位。四是航空运力大幅提升。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作为中部地区的航空枢纽,航线网络日益完善,航空运力大幅提升。2014年末,长沙黄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802.1万人次,比南昌昌北机场、武汉天河机场分别多1078和74.4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排名第12位,中部地区排名第一。
(三)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人才优势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自古以来湖南都是人才辈出之地,湖南注重教育提升素质,也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环长株潭城市群既拥有一批具有特色学科且优势明显的高等教育学校,也注重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培养技术型人才。2014年,湖南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24所,比江西、湖北分别多29和1所,居全国第5位,湘鄂赣三省第1位;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01所,比江西、湖北分别多94和200所。湖南历来重视教育投入,2014年,湖南共投入教育经费1078.46亿元,居湘鄂赣三省第1位,比江西、湖北分别多249.96和181.23亿元,
(四)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技术优势。环长株潭城市群聚集了湖南省大部分的科技人员,拥有全省86.2%的高校和36位“两院”院士,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4年,湖南省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居第11位,湘鄂赣三省第1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17919件,比湖北和江西分别多1080和件11094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超级杂交稻攻破1000公斤目标,“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次荣登世界排行榜榜首。科技创新也推动相关产业发展,2014年,环长株潭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48.67亿元,比武汉城市圈多238.96亿元,比环鄱阳湖城市群多2931.01亿元。
(五)发展经验丰富,具有经验优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湖南省委、省政府敢于先行先试,尽管《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在2015年4月才获国务院批准,至今未满一年,但湖南在城市群、区域一体化、重点经济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十二五”期间,湖南开始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建设,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建设,加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省域内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四大板块先后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经验丰富,也能为湖北和江西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三、湖南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挑战
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南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省份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与完善也将有一个过程,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最终要靠市场和综合实力,环长株潭城市群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还需要正视挑战,积蓄力量,努力前行。
(一)地区经济竞争力不足
1、经济总量居中。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最显著指标之一,近年来,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较快,但从经济总量看,还处于武汉城市圈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间位置。2014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00.43亿元,比武汉城市圈少3222.27亿元,比环鄱阳湖城市群多7729.39亿元。从各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来看,环长株潭城市群占比最低。2014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79.9%,比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分别低10.8和8.4个百分点。从全省的角度看,湖南同样不占优势。2014年,湖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37.32亿元,比湖北少341.9亿元,比江西多11322.69亿元。
2、产业结构欠优。虽然湖南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稍显滞后。2014年,环长株潭城市群三次产业比重为9.3:52.6:38.1,与长江中游城市群2020年规划目标8:50:42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等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2014年,湖南第一产业增加值3148.75亿元,总量居湘鄂赣三省第2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居湘鄂赣三省第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比江西高0.9个百分点,也比湖北略高。
3、工业化水平较低。2014年,湖南工业经济遭遇有效需求增长乏力、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诸多困难,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居湘鄂赣三省最末,比江西、湖北分别低2.2个和1.2个百分点。湖南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也有较大的下滑,2014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整体实现利润1523.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居湘鄂赣三省最末,比江西、湖北分别低2.1个和0.7个百分点。
(二)对外开放推动力不大
1、对外开放总体水平偏低。近年来,湖南开放型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水平仍然偏低,离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还有较大的差距。2014年,湖南完成进出口总额310.27亿美元,居全国第19位,居湘鄂赣三省最末,比江西、湖北分别少117.04和120.37亿美元。从外贸依存度来看,湖南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性较弱。2014年,湖南对外依存度为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5%,居全国第29位,湘鄂赣三省最末位,比江西、湖北分别低9.7个和2.7个百分点。
2、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弱。近年来,湖南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但吸引外资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4年,湖南外资企业数、投资额和注册资本均居湘鄂赣三省最末,吸引外资能力在中部地区处于较低水平。湖南共有外资企业5353家,比江西、湖北分别少1667和2807家;投资总额463亿美元,比江西、湖北分别少207和314亿美元;外资企业注册资本242亿美元,比江西、湖北分别少196和168亿美元;湖南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3300.8亿元,居湘鄂赣三省末位,比江西、湖北分别少1239.7和3696.7亿元。
3、对外贸易结构有待优化。2014年,湖南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为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12%,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4个和16个百分点。湖南出口商品货值前五位分别为服装及衣着附件、钢材、鞋类、烟花爆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以传统资源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进口商品中铁矿砂商品货值占到全部进口的17.6%。
(三)城乡统筹发展协同力不够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4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居湘鄂赣三省末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少429元,比江西、湖北分别低57和789元,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64:1,为湘鄂赣三省最高,比江西、湖北分别高0.24和0.35。
2、城镇化进程有待加快。2014年,湖南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320.1万人,城镇化率为49.28%,与2020年规划目标60%相距甚远,居全国第22位,居湘鄂赣三省末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9个百分点,比湖北、江西分别低6.39个和0.94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较大。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湖南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但受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异。2014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35元,恩格尔系数为30.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25元,恩格尔系数为34.3%,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相差3.8个百分点,差距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江西、湖北分别高0.1个和4.7个百分点,说明湖南农村与城镇的消费水平尚有不少差距。
(四)重大项目投资带动力不强
1、重大项目数量较少。2014年,湖南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施工项目共有3105个,比湖北、江西分别少5597个和674个。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数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数的比重为10.3%,居全国倒数第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湖北、江西分别低33.8个和2.8个百分点。
2、大项目投资规模小。2014年,湖南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16335.84亿元,比湖北、江西分别少27899.82亿元和1360.6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23.16亿元,比湖北、江西分别少8719.35亿元和2107.01亿元。湖南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82个,比湖北、江西分别少519个和79个。湖南投资小项目个数相对较多,导致投资项目小型化、趋同化、分散化现象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财力增加带来不利影响。
(五)省会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广
1、经济首位度较弱。省会城市作为一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能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省会城市成为省级区域经济首位城市,对于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2014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所占比重为28.9%(武汉占湖北省比重为36.8%);财政总收入所占比重为27.6%(武汉为48.1%);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为24.8%(武汉为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为31.4%(武汉为37.0%);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为40.5%(武汉为61.4%);实际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为38.6%(武汉为78.2%)。相比之下,武汉各项指标占比较高,体现出武汉在湖北省的中心地位更为突出,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为强劲。
2、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长沙作为湖南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在产业升级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与经济整体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还不适应。2014年,长沙产业结构(4.0:54.3::41.7)落后于全国水平(全国为9.2:42.6:48.2)和武汉水平(3.5:47.5:49.0)。工业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厚实和稳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探索和创新。
3、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又称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系数)是反映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2014年,长沙市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比武汉、南昌分别低2.8、1.8个百分点。
四、湖南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路径选择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仅仅靠国家定位,制定相关规划远远不够。湖南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机遇条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大制度创新力度,联手湖北、江西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促进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一)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经济基础
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自主攻关,在重点领域重点突破,进一步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二是着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保持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大对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支持力度,依托中南传媒、芒果传媒、天心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品牌优势,进一步做大文化产业。加快健康产业发展,丰富健康、家庭、养老服务产品供给。三是创新驱动打造新的增长极。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发展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对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在以应用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集中突破一批基础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造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
一是点面结合形成网状开放格局。充分利用“一带一部”发展机遇,重点依托黄花机场和霞凝港,提升湘潭和金霞保税区,积极争取空港保税区,结合长沙、九华两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长株潭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港区,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重点城市为节点,辐射其他城市贸易园区,形成点面结合的网状开放格局。二是引导培育出口产业集聚带。重点做好产业集群规划的实施,突出扶持发展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集聚带,引导同行业企业向各专业园区聚集,从而形成出口产业集群,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健全自由开放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搭建多样化的融资平台,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外地方性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简化手续,认真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快城镇化步伐,建成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户籍制度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全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积极推动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和居住证“一证通”,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现流动人口凭居住证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功能区规划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转变,推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的农村地区升级为城镇或城市区域。统筹城乡道路、给排水、网络通信、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和环境卫生项目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以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三是坚持绿色理念推动城镇化。抓好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的生态补偿工作,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创新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推行差别化生态补偿。完善矿山补偿制度,推动“矿山复绿”、土地复垦。探索建立森林、湿地、林木、水资源效益评估,逐步建立按照生态价值标准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转移支付机制。
(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投资平稳增长
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抓紧储备一批、抓紧开工一批、抓紧推进一批、抓紧竣工一批“四个一批”的要求,做实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及早谋划重点项目,深度挖掘、储备一批事关全局、带动力强、符合国家和我省规划要求的重大项目,加快项目立项、审批进度,加强项目建设的调度、协调与督查,多渠道筹集在建和续建重点项目资金,加快用地和环评审批,促进项目早落地、快建设、速见效。二是有效化解各类疑难问题。针对全省重大项目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逐一摸排、梳理和分析关键制约因素,建立问题项目台帐,进行分类管理,对症下药,做到解决一个问题,销号一个问题,针对一些存在审批困难和难点的重大项目业主单位,及时提供细致、务实的前期工作服务与指导。三是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着力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开发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以及部分不宜农业耕作、养殖的低效土地。加强与财政性资金、信贷资金的衔接和引导工作,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证重大建设资金需要。
(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消除一体化发展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