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专家 陈南峰
本文分析了常用的11种逻辑关系,它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我们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犯这些最基本的逻辑关系错误。
1、转折关系——后文跟前文的意思相反或修改补充。
示例:研发需求分析中的××需求点被遗漏,单个点事情虽然小,但最终却导致了产品验收失败。
启示:研发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提升研发水平,需要全员能力的提升、全过程的严密管控! 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往往不舍得把时间花在研发前端需求细节的分析上,却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修补与改进细节遗漏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上。
2、顺序关系——在描述一个连续的动作或事情时的逻辑顺序关系。
示例:物联网数字仪表通过采集、放大、调理、A/D转换、软件滤波、算法处理、通讯传输,可将传感器感知到的被测信号转换成物理量并远程传输。
启示:在我们表达问题过程中,不注意顺序关系,便会“语无伦次”,有机的整体会被分割为一个个“散点”。
3、递进关系——后分句比前分句有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
常见关联词:甚至、更、还、然后、以至、何况、并且、不仅(不但)
……而且……、尚且……何况……。
示例:我们做产品测试试验时,应根据其递进关系排列先后顺序。
①功能与操作性检查—>②自然环境下的静态测试—>③不同环境下的静态测试—>④动态测试—>⑤稳定/可靠/耐久性测试... ;
启示:我们做产品测试试验时,需要考虑该先做啥?后做啥? 如何依据其递进关系排列先后顺序? 示例中的各步骤间是有递进关系的,后一步的试验结果依赖于前一步是否合格,若不顾及递进关系盲目安排做测试试验,将造成时间/成本浪费。
4、并列关系—— 语义上关联,结构上趋同,成分上地位相当的关系。
并列关系的词或短语常以“顿号”、关联词“和”连接。
示例:该产品的生产质量问题可从人、机、料、法、环、测这六个维度去追溯。
启示:
1)不要把地位不等的维度混在同一分类层级,如:该产品由机械台架、滚筒、举升装置,及电气和软件系统构成。
2)各种“分类”为并列关系,要遵循MECE无遗漏、无重复原则。
3)分类时,尽量用要素分类法(如:3C、4P、PEST、5w2h等)、流程分类法、自身及以外等成熟的分类方法,避免违反MECE原则。
注:详见课程“逻辑思维训练2—精准表达”。
5、因果关系(串联)—— 前后文在语义上存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词语有:因为、所以、由于、才、以致、导致、因此、既然…,那么…。
示例1:由于他逻辑思维能力差, 难以理解、掌握、运用高效的学习与工作方法,导致他的绩效低下。
启示:因果关系(单因果、多因果)是工作中分析问题的基础,搞错了因果关系,会致使做无用功,甚至会造成巨大浪费。
示例2:研发过程需求常变更的原因是什么?
1)归结为客户原因:客户需求给的不明确,客户需求常变更——>解决问题的措施:抱怨、等待?
2)归结为工具原因:客户需求没有很好地记录与管控——>解决问题的措施:购买工具,记录与管控需求。
3)归结为自身原因:被动理解需求、理解分析能力低——>解决问题的措施:提升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自身经验梳理各类产品的需求分类与要素、构建模型/模板便于传递/传承,构建需求管理工程;购买或开发相应工具帮助管理需求的全生命周期。
启示2: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6、解释/举例关系——语段中的某句话或词语是对前文或后文的某个描述或阐述内容的解释或举例说明。
示例1: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衣食无忧,中国人还是爱假想将来可能遇到的变故,即使这些真正发生的机率接近于零。这只能从中国未雨绸缪的传统心理方面进行解释。
可无论当下如何强调未雨绸缪,在企业经营中人们往往又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即使会议上统一了认识下了决心要布局长远,行动时又只剩下口号,重要事只有变紧急了才能得到处理。 从这个角度看,表明缺乏长远战略性的眼光了。
启示1: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类同的事情会被做出不同的解释,必须有自我判断能力;但同时刻同一段中,切勿相互“矛盾”。
示例2:什么是数字传感器?答:产生数字信号的传感器!
启示2:在工作中,常犯同语定义/解释的错误,你觉得示例2这样的解释有价值吗?
示例3: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已是我们中航电测研发人员能力提升的关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研发体系改革推进困难重重;例如:做好了研发流程、遇到具体情况不知如何裁剪,做好了文档模板只知道填空却不知道为何这样要求,报告写了几百页却看不懂产品的整体是啥样。
启示3:在我们逻辑思维第六讲“职场沟通与讲解”中学到的“OREO”语言结构模型(观点—理由—例证—再次强调观点)中, 在表达了自已的一种观点后,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再用事实举例证明理由的成立,使得我们的语言逻辑严密、让他人难以辩驳。
7、让步关系——就算某件事发生,也不会有那样的结果发生,相当于假设+转折。
常见关联词:即使----也,就算----也---
注:让步关系与假设关系的区别:后半句的结果不是按照常理推进的。
示例:A项目即使赔钱,我们也得干;B项目就算挣钱,我们也必须放弃!
启示:企业经营活动中,往往易犯急功近利的错误,芝麻/绿豆/西瓜都想要,缺乏战略性思考,把有限的资源陷入到无尽的低价值工作中去。
8、条件关系——分为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
条件关系关联词: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1)由条件A可以推出B, 即A→B,但B不能推出A:
则A为B的必要条件,B为A的充分条件。
即:A是前提,B是结果。
示例1:只要传感器的静态精度不合格,动态精度就不可能合格。
启示1:我们做测试时,必须从最基础的性能开始测试,步步递进。
示例2:只要H公司(标杆)输出的成果,我们就能用。
启示2:例2结果是真的吗?前面是后面的必要条件吗?“H公司” 的现状与需求与我们一样吗?
2)而充要条件可视为A也能推出B,B也能推出A。
即:A与B可互换。
示例: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启示:工作中的要促成良性循环、避免形成恶性循环。 如逻辑思维能力强—>理解、分析、总结、转换...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强—>绩效好—>挑战机会多—>逻辑思维能力更强—>...。
9、选择关系
——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是你去,还是我去?
——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选择关系关联词: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示例: A、B两件事摆在面前,应该优先做哪一件事?
启示: 这是管理决策问题,在运用我们学到的“十字矩形图”与“矩阵图”决策评价法时,一是要注意评价指标选择的重要性与MECE原则;二是要注意其先决条件:你是否有权选择。
10)对比关系——A 同B比较,得出相似性或差异。
示例:车载称重用的传感器与公路称重用的传感器,虽然都是动态传感器,但终究其动态过载能力要求是不同的,车载状态在转弯、颠簸、上/下坡过程中的载荷分布变化之大是我们设计车载传感器时没有预计到的,导致了试验过程中质量问题。
启示:逻辑学中的类比法就是运用对比关系,在关注相似点时,一定要注意不同点,避免类比得出错误结论。
11)否定关系
显性否定:——这样不行吧?
隐性否定:——那样做是否更好呢?
双重否定:——这个会议,你不去不可以。
——没有发现不正常情况。
反例:这件事我们以前做过,做不成,所以你也别去做了。
启示:八大消极思维定势——习惯思维定势、 从众思维定势、 权威思维定势、书本思维定势、自我中心思维定势、直线思维定势、自悲型思维定势、麻木型思维定势,让我们失去自已的判断力,有时会轻易地否定自已认知范围以外的事,阻碍了我们的创新性;有时也会轻易的相信一件事使得我们跟风盲从。
——这些逻辑关系,是逻辑课程学习中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关系,看似简单,但若您能结合工作与生活的实际事例去细心琢磨,问题还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