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
便可以买到商品
不过,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
它也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问题
买买买的你真的会买吗!
定金陷阱,你中招了吗?
七天无理由退货,你真的了解吗?
预售商品不退换,是无效的吗?
价格陷阱,你如何应对?
个人信息,它安全吗?
质量问题,能否妥协……
购物车已满,就差付尾款
这场狂欢到底是“省钱哲学”
还是“消费陷阱”
现在,请跟随小法的步伐
看看都有哪些“馅饼”和“陷阱”吧
典型案例:商家“明降暗涨”,涉嫌价格欺诈
在“双十一”期间,电商商家李某将平时销售价格为1299元的某品牌服饰标为原价2799元,并在“双十一”当日实行特价1399元。由于该品牌服饰平时很少有大力度的折扣,故“双十一”当日销量大增,成交额超过平时四个月成交额的总和。
裁判要点:
1.商家的行为被认定为价格欺诈,属于民事欺诈的一种情形。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3.消费者如果发现商家存在“明降暗涨”的行为,可以截图保留证据,并通过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商家赔偿损失。
常见问题与维权手段
1、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消费者在注册线上购物平台时,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不当使用)
(1)消费者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2)发现泄露,要及时固定证据。当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时,第一步就是要及时固定证据。这包括但不限于截图、录音、保存相关聊天记录等。
(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泄露个人信息的责任方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
(4)要求平台加强信息安全措施,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或者怀疑是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公安机关会依据《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
2、虚假广告和误导性宣传(商家通过虚假广告或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1)消费者应提高辨识能力,对于广告和宣传中的承诺保持警惕。
(2)及时保留广告宣传的截图、视频,与商家的沟通记录、购物发票、快递单、商品实物等证据,向购物平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3)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3、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商家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
(1)消费者应保留商品的购买凭证和相关沟通记录。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3)如果商家拒不履行,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甚至提起诉讼。
网购中的盲区
一、线上线下维权差异
(1)退换货流程差异
线下购物一般情况下,商家会当场检查商品状况,若符合退换货条件,如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且在三包期限内,可较快办理退换货手续,消费者能即时得到处理结果,包括直接换货或获得退款,整个过程相对直观、便捷。
网购商品退换货流程则相对复杂。首先,消费者需要在购买平台上发起退换货申请,填写退换货原因、上传商品照片等相关信息。然后等待商家审核,商家可能会与消费者进一步沟通了解情况。审核通过后,消费者还需按照平台规定的方式将商品寄回给商家指定的地址,这涉及到包装、选择快递等环节,并且消费者需要承担寄回商品的运费(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除外)。之后,商家收到商品并检查无误后,才会进行退款或换货处理,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存在较多的沟通环节和不确定性。
(2)商品体验的滞后性
线下购物时,消费者在购买前可以直接接触、查看、试用商品,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商品的外观、质量、功能等实际情况,从而在购买时就能对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如果在现场发现商品不符合期望,可直接放弃购买,不会产生后续的退换货问题。
网购商品主要通过图片、文字描述和用户评价来了解商品信息。然而,图片可能存在美化效果,文字描述可能不够详细或准确,用户评价也可能存在片面性或虚假性。消费者收到商品后,才真正体验到商品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网购商品更容易出现与消费者预期不符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退换货的可能性。
二、商家标注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情况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些商品确实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如消费者定做的商品(因为是根据消费者特定要求定制,具有个性化特点,无法二次销售);鲜活易腐的商品(如新鲜水果、蔬菜、海鲜等,保质期短,退货后难以再次销售且可能影响食品安全);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一旦拆封或下载,其价值可能受到影响且难以保证完整性);交付的报纸、期刊(时效性强,过期后价值大幅降低)。对于这些商品,商家标注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应在商品销售页面显著位置明确提示消费者,让消费者在购买前充分知晓。
三、商家自行标注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其他情况
部分商家可能会对一些不属于法定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范围的商品标注不适用。例如,某些商家对内衣、泳衣、袜子等贴身衣物标注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理由是卫生问题。但实际上,只要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消费者有权要求七天无理由退货。商家这种自行标注的行为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认为商家的标注不合理,可以向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要求商家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商品时,也应仔细查看商家的退换货政策,若商家的政策不符合法律规定,可选择其他更有保障的商家进行购买。
小法有话说
网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但也是对我们法律意识的考验
各种形式的狂欢节犹如一场
巨大的商业风暴
席卷着我们的消费热情与期待
也在多样的选择和诱人的折扣后
暗藏玄机
人们在购得自己心仪的商品同时
也使过度的消费主义在这个时候
被进一步放大
更容易陷入消费的陷阱
因此,小法想说……
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合法维权:
一、理性消费意味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购物,不要被各种促销活动所迷惑,从而导致消费压力过大;
二、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商品的参数、评价等信息,选择质量可靠,口碑良好的商品,同时也要了解商家的售后服务政策,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在网购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身份证,电话号码等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举报,追究责任方法律责任;
四、提高个人维权意识,拒绝“霸王条款”,如果遇到“预售商品不退不换”、“平台拥有最终解释权”等限制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条款可以通过拨打12315投诉电话,向经营者所涉业务主管部机关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
五、锻炼“火眼金睛”,学会辨别不法分子设的多种诈骗套路,如“中奖”骗局、“免单”骗局、“手续金”、“保证金”等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从而骗取预售定金或商品价款的一系列套路;
六、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使用正规的支付渠道,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支付链接或二维码,警惕“先用后付”“0元下单”等功能风险以免影响个人信用;
七、学会保留购物凭证,保存好发票、订单截图、支付记录、聊天记录等凭证,如若发生纠纷可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在网上购物的浪潮中
我们如同逐浪的旅人
在商品的海洋中探寻着生活的诗意
愿你的生活
因为这些理性的选择而更加闪耀
智慧的购物而更加精彩
本期明德知法小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
快收好这份“攻略”
莫让自己陷入消费的“陷阱”
本期撰稿 | 吕雨嫣 贾浩洋
本期编辑 | 芦静怡
本期审核 | 王俏琦 琚意珂
和小法一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