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商业人物
那时候我们叫它“狗哥”,后来有了“搜狗”。
1.
直到今天,当搜狗CEO王小川在聊及他的理科生世界时,仍然话赶着话地侃侃而谈。他的表情随着他表达与否而快速变化,笑起来时眼神充满好奇,不说话时又流露出在做判断的谨慎。他的语速颇快,思维连贯,不等他把那一串洞见说完,采访者完全无法打断。而观点的密集输出,又让人觉得他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思索这些问题,以至于谈起来的时候丝毫没有停顿。
谈科学,他说:“很多人对科学盲目崇拜,我知道科学的边界,以及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谈蝴蝶效应,他总结:“一个微小的因,能引起时间和空间很久之后的一个果,而且这个果最终可能是不可预测的。”而这不可预测来源于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误差。谈规律,他提起了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他甚至思考过宇宙里“什么样的现象是越来越确定的”,确定的则是“有序”的。
王小川恐怕也是为数不多的,会在被问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回答希望“让世界变得更有序”的企业CEO。他认为由这种理想出发的行为,对人类历史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是他“生命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他希望能在不断的体验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发现世界上的规律,甚至实现它。
这些与“生命”有关的源头,可以回溯到王小川十五、六年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读研究生的时候。读研三年,他在学校里“搞计算机和生物信息”,也就是“搞基因的”,毕业论文做的是基因测序。这位在某种程度上曾经与人类基因打过交道的搜索公司CEO,在“魏则西事件”爆发之后,推出了垂直搜索频道“搜狗明医”。
2016年5月8日,“搜狗明医”上线——这时魏则西已经去世将近一个月——王小川为此撰写了一篇题为《搜狗的答卷》的文章。似有平息人们对搜索引擎的怨怒之意,他先在文章中表达了“让大家久等了”的歉意。为了满足用户“对自己生命的期待,对社会的期待”,他宣布“从今天起,当用户发起与医疗相关的搜索请求时,搜狗搜索将优先展示非商业的、真实、权威的医疗信息”。“搜狗明医”会提供包括维基百科、知乎社区、学术期刊、丁香园等网站的权威内容,以及正规大型医院、疾控中心、世卫组织及科研机构的专业内容。
对位于“魏则西事件”风暴中心的百度,王小川在接受“商业人物”采访时表现出了理解的姿态:“我在写《搜狗的答卷》时就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之前一直认为在网上寻求靠谱(的医学)信息很难,而且这些信息可能在源头上就不是准确的。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估计,中文网上和大众媒体有关健康的资讯大部分是错误的,甚至以虚假信息为主,但最后大家把责任放在了搜索引擎公司上。在这个事情上,确实不是百度一家的事情。”
这种理解也表现在搜狗前员工、现“妙计旅行”创始人张帆从王小川那儿得到的反馈中。“魏则西事件”爆发时,张帆找到王小川,问他这对搜狗来说是不是机会。“他说,是,但这个时间点我不会落井下石。”张帆欣赏王小川“有底线”。
在想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王小川认为搜狗作为一个搜索公司,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确实有责任该做更好的事情,既然网上的信息不靠谱,我们就该在源头上去做一些努力。”他特别开心于当他提出“加快医疗搜索方面的进度”时,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众志成城”,“拼命地开始加班”。“平时你让大家干活吧,(大家)总喜欢悠着点,但那个时候你真的不用给他们提进度。”王小川说。
最近,王小川从公司内外找了近20个人加入“搜狗明医”团队,其中包括一些有医疗背景的人。在他看来,即使用户拥有丁香园和春雨医生等医学方面的信息交流平台,但“搜狗明医”还可以帮助用户明白怎么去就医。“我的责任是给你真实的东西,但最后你变成医生了,你要像医生一样去思考。”
王小川还希望能够借助人工智能,让机器帮助用户做一些分析判断和决策。“比如说帮你分析你应该去哪类医院,该去哪个诊所,你的病大概是什么情况。 ”他认为,在基层医院误诊率不低的情况下,机器能够“产生医生的智慧,甚至辅助医生去做治疗”。
2016年3月15日,一款由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 ,在“人机大战”中以4:1的成绩战胜世界顶尖围棋棋手李世石,这给了王小川做人工智能的信心。他视其为“一个机缘”:“以前你觉得机器做判断不靠谱,机器怎么可能像人一样思考呢?但今天大家知道了,机器在一些封闭的特定领域里面,只要问题和输入条件清晰,它的判断是可以比人做得更好的。”
“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力量是什么?”王小川自问自答:“在产品形态上,我认为乔布斯老爷子已经给我们指了一个方向。类似于 Siri ,它是以更加自然语言的方法进行沟通,帮你回答问题,或者帮你完成一件事情,给你提供服务和答案。”
他认为搜索的下一个方向是成为人们的私人顾问或助理。
2.
王小川懂技术。在“妙计旅行”创始人张帆看来,王小川是个技术极客,“非常聪明”。在搜狗工作时,他和王小川聊业务,后者会直接在黑板上写公式。
一篇题为《我为编程狂》的文章透露了这位以技术驱动的公司的CEO的编程启蒙。他在小学时参加过计算机兴趣班,读初中时就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当时还叫“中华学习机”。他在高中时玩过一款跟生命有关的游戏,让他理解了“复杂的万物都由简单的规则构成”。他用来形容细胞结构的词,是“斑斓有序”。
在外人看来,从考入成都七中数学实验班,保送进入成都七中高中,到1996年因获得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被点招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王小川不可谓一路坦途。但实际上,“这中间也会很难的,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容易。”
从读本科时起,到此后的20年间,历任搜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副总裁、高级副总裁、CTO ,以及拆分之后的搜狗公司 CEO ,他几乎“扎根”在清华大学及学校所在位置的五道口——搜狐和搜狗公司的办公楼均坐落于此。
本科毕业前,王小川进入后来被搜狐收购的ChinaRen兼职,随后在那里做了一套叫CMS的内容管理系统。在这套编辑系统里,放入图片和文字就能形成用户在网页上浏览的新闻。尽管这套系统如今看起来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创新,但包括他开发的网页“相关新闻”在内,在当时都属于“开创性的东西”。
王小川的“搜索”之路则要往后再推数年,他研究生毕业之后的2003年,才正式开始——他称其为自己“在搜狐接的第一个活”。
有一个细节在媒体撰写的采访文章和王小川自己的叙述中被反复提及,它显示出了一个理科生在人力和技术资源均不足的情况下灵活变通的能力。当时,搜狐给了王小川6个指标,让他去找人来做搜索引擎,但人手实际上并不够,优秀的技术人员也未必愿意加入一家媒体公司。他提出招12个兼职学生,但薪水降一半。兼职学生从清华招来,他们都在计算机奥赛中排名靠前。
然而,“老这么顺,一定就出事了。”从那以后的十年间,他或多或少需要运用他在半薪雇佣清华学生时的那种“灵巧”,去应对财务和人力上出现的困难。
搜狗的搜索引擎诞生于2004年,落后于百度搜索的面世时间1995年足足5年。2006年发布的搜狗输入法,第一年的市场份额惨不忍睹,发布一年后只获得了2%的市场份额。但在这之后,有了费力通过拓宽渠道提高输入法市场份额的经验,王小川发现搜索引擎的流量必须靠浏览器来导入。他几乎在“半地下”的状态开发了搜狐的浏览器,那是2008年。
对于王小川来说,更难的事情发生在2010年和2013年。2010年,他通过说服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共同投资搜狗,化解了“搜狐把浏览器卖给360”的危机,搜狗也于那年的8月从搜狐拆分出来,成为独立公司,王小川担任CEO。同样的事情在2013年又上演了一遍,只不过故事中心之一的阿里巴巴变成了腾讯。这年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QQ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让搜狗再次化险为夷。
回顾这些挫折,王小川在接受“商业人物”采访时提起了《邓小平传》:“三起三落,最后他(指邓小平)也认了,认为这是对自己心智的磨练。”同时,王小川也认为他从中学,到大学,再到进入搜狐“这样一个很正的,追求卓越,追求优秀,不会做歪门邪道的事情”的公司,他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在这种大的环境里面熏陶,经历过压力,但是又没让自己走偏,这是很能使我们往下走的持久动力,能够保持大家比较朴实的状态。”王小川说。
当我们问他在担任CEO的过程中有没有学习的对象或者欣赏的企业家,王小川提到了张朝阳:“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像他的正直,坚韧,对未来的追求。”他认为张朝阳懂得如何理解自己,而搜狐总裁余楚媛(已宣布将于7月31日退休)则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在管理上很严谨,有更高的要求,懂得沟通的技巧。
他也说到了马化腾。“他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人,对资本和人性有通透的理解,而且有巨大的反思能力。”2010年的3Q大战之后,腾讯一度痛苦于“为什么得不到尊重”。有腾讯高管为了寻找个中原因,找到了王小川,请他提出腾讯的“问题是什么(在哪里)”。“他们会记笔记,可能还会发信给你,问你说的问题是不是这个?”他夸赞腾讯像一个巨大的运转有序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力量,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成绩。
“到处都有优秀的人,”王小川说,“甚至很多工程师,搜狗的核心员工、高管,(他们身上)有太多东西能让你学习。”
3.
在王小川的理想当中,他希望搜狗能够成为“像谷歌那样”的公司——“谷歌天生具有情怀和动机,也没受污染,不会因为中国市场环境不好就反叛到另一种世俗当中去”——而不是苹果那样的公司,“我们学不会”,因为“人家的产品设计和艺术天份我们没有啊”。
但他也认为搜狗有不足的地方,搜狗不如谷歌得天独厚,一开始就能招到全球最顶尖的人,“有气场和钱做这种事儿。”“你有那个想法,得先造出土壤来,否则就变成空想了。”王小川说,搜狗“需要再长大”。
虽然财力和人才不及谷歌,但王小川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谷歌高管一致。今年3月,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曾引起一场广泛而热烈的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的讨论。对此,王小川认为人们的焦虑来源于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未知,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在他看来,人有两个属性。第一个属性是“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活得有意义”——“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多读一本书”,以及做公司,都是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第二个属性是懒,人工智能“节省了人的思考,满足了你的懒”,能避免大量重复的劳动。他是支持人工智能的。
这个理科生在采访中再一次提起了“生命”:“机器和人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要制造一个生命太难了。”对于人工智能,王小川对人们的建议是:别太自卑,“太自卑了觉得它(指机器)马上就能取代你”;也别太自大,“今天技术没到那一步,机器不能超过人”。如果技术真有“到那一步”的一天,王小川的态度是,乐观、积极、向上。“像猴子变成人似的,早晚会变。变就变呗,高高兴兴地,昂首阔步进入新纪元。”
“总得有变化,才能有机会。停在一个静态的环境里,格局就是静态的。”王小川说,“变化的时候,你要更好地适应变化。”对于搜狗来说,明显的变化始于去年11月,搜狗和腾讯共同领投了对知乎的C轮融资,其中搜狗投资知乎1200万美元。知乎是搜狗战略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今年4月,搜狗捐赠1.8亿元给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这是搜狗在探索人工智能上迈出的一步。而据搜狗公司披露的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搜狗第一季度收入达9.55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利润达1.43亿人民币。搜狗正在持续发展。
如同王小川希望学习的谷歌,他和搜狗都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谷歌“开放”的一个例子是,在2005年收购了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公司之后,他们原本打算把安卓做成封闭系统(苹果的iOS系统是封闭式的),但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的意见完全相反。谷歌最后把安卓做成了开源系统,正是安卓系统的开放,帮助了谷歌在手机操作系统中快速实现扩张。同时安卓系统的平台又对谷歌搜索引擎的使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让谷歌实现了从个人电脑到个人手机的转变。开放,有时等同于发展。
如今,无论是搜狗搜索中的微信公众号内容搜索,还是在投资知乎后形成的知乎搜索,都是搜狗走向开放的信号。今年5月,王小川找到微软,通过对接微软必应全球搜索技术,推出搜狗英文搜索和搜狗学术频道。“我们是在跟谷歌等世界一流公司的差距里面,寻求我们能做的事情。”
王小川也拥有“一直在路上”的创业心态,他要求自己在心态上对产品足够尊重。“就像你面对小孩子一样,他自己跑,有自己的想法。你老管着他,让他成就你自己的存在感,就没法做到市场导向了。”
这里所说的“市场导向”,是指搜狗目前的内部管理层和经营项目都“向市场汇报”,让媒体、市场和用户共同检验。尽管他也说,公司一旦上了规模,要“完全回到创业公司(的心态)是很难的”。但相比于其他公司而言,搜狗“内部的效率还是很高”。
但当“商业人物”问及搜狗的盈利模式时,这位和他的公司一起走在“进击之路”上的CEO却说:“这里就把盈利模式忘掉了,这个是随之而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